南城檔案方志館網站
您現在所在的位置 : 首頁 > 街鎮(zhèn) > 中國東莞南城街道欄目 > 南城檔案方志館網站 > 譜牒文化 > 風土民俗
南城生活風俗篇:出行習俗
2018-12-24 02:14           來源: 南城檔案方志館網站 【字體:   打印
分享到:

一、陸路出行

1、上路、中路和下路  1930年5月以前,尚未開建莞太公路,本地區(qū)與縣城的陸路交通有“上路”和“下路”之分?!吧下贰笔亲吒鬣l(xiāng)村之間的主干路,穿過眾多村莊才到達縣城;“下路”是沿著東江南支流河堤走,要過多次橫水渡,也可到達縣城。

1930年5月莞太公路(7米寬紅土路面)建成后,人們改稱公路為“上路”,原來村與村之間的主干路則稱為“中路”。1938年11月以后,日本侵略軍侵占東莞,控制公路交通線。人們來往縣城時,為了避開日軍崗哨的盤查和侮辱,寧可繞道走“中路”和“下路”,也不愿走平坦寬闊的“上路”(公路)。

2、藍布傘和花布傘  一般農民出行時頭戴竹帽或大帽,有身份的人或商人則用雨傘,因傘面多用藍布,俗稱“藍布大遮”。有身份的女子多用花布小傘,俗稱“花布遮仔”。

3、笠仔和藤籃  男性農民出行時,多在肩上掛個用竹篾編織成的小籮筐以置放物品,俗稱“笠仔”;女人多用以藤皮編織成扁形的,長、深約40厘米,寬約18厘米,雙耳約12厘米的器具以置放物品,俗稱為“藤籃”。

4、黃包車  俗稱“車仔”。民國期間,沿公路來往縣城時,有坐黃包車的體面人,用人力拉著車子的長竿跑動。在公路以東側旁的大篁村,有拉“車仔”的人家。

5、早期的客運汽車  民國十九年(1930年)五月后,莞太公路(縣城至太平鎮(zhèn)(今虎門))建成通車。莞太行車公司有客運班車對開,但班次較少,候車不便,非遠途出行時少有人乘坐。期間因汽油缺乏,曾改用燃燒木炭,以蒸氣機頭代替內燃機。以故在車廂后背有炭爐和大圓筒水箱。當時,人們稱公路上的客運汽車為“加拿大”。

6、自行車  俗稱“單車”。在20世紀50年代以前,自行車是奢侈品,在農村中僅有個別做生意的人使用,全是舶來品,如英國制造的“克加魯”、法國制作的“三支槍”等。50年代以后,國產自行車面世 ,政府機構的干部或個別上層人氏有使用單車的。至60年代中期,農民使用配裝上重型天架、地架、粗鋼線的單車以載運農作物、肥料等漸多,逐漸作為生產工具使用,局部代替了挑擔。到1980年,篁村公社各村共有自行車6569輛。當時購置了自行車要在公安派出所申領車牌,每年要換領車牌,自摩托車興起后才廢止。

7、摩托車  俗稱“電單車”。自1980年以來,公路網絡建設發(fā)展很快,摩托車的使用逐漸興起。1980年篁村公社內私人所擁有的摩托車有54輛;到1990年時增至1599輛;2000年為7607輛;2003年已達10260輛,使用摩托車基本上代替了自行車。

8、小汽車  1979年,私人使用的小轎車、面包車相繼出現。1979年有3輛;1980年有9輛;1990年有148輛;2000年為420輛;到2003年達1106輛。

9、公交車  俗稱“黃巴士”。1997年東莞市城區(qū)開通公共汽車,往來莞城,附城(今東城)、篁村(今南城)和萬江等區(qū)各站點,又稱“城巴”。2003年后,開通市內各鎮(zhèn)公共汽車和市內旅游專線車,出行十分方便。

二、水路出行

1、橫水渡b 本地區(qū)西部各村瀕臨東江南支流東岸,河汊縱橫,舊日,出行時往往有“隔河千里路”之嘆,故有橫水渡的設置。橫水渡由鄉(xiāng)、村住持操辦,由私人競投承包,劃小船或搖中艇,載運出行的人或耕作的人到彼岸。

2、街渡 舊日,石鼓、白馬、袁屋邊、周溪、新基和篁村沿河各鄉(xiāng)村,都設有固定航駛縣城的交通船艇,以便人們出行和農產品交易運輸,稱為“街渡”。街渡多用“泥船”(大腹的運泥船,載重約4噸),鋪上艙板,架起篷蓋來傤運客、貨。每天早上根據漲落潮的時間搖擼啟航,達縣城沙涌口停泊,下午跟流水返航回村。在各鄉(xiāng)村的碼頭,也可截乘向南駛向厚街、太平(今虎門鎮(zhèn))等地的機動客貨船。

3、家艇  本是漁民(疍家人)居住和捕魚用的小船,有篷、鋪設艙面板,棹雙木漿,也有臨時受雇載運人客或谷物等農產品。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南城檔案方志館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