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是牛湖村小組,是九鄉(xiāng)村委會駐地。九鄉(xiāng)村位于清溪鎮(zhèn)東部,毗鄰深圳市與惠州市,是東莞市唯一與深圳、惠州接壤的行政村。再往東幾公里,從一個叫東風坳的地方就可以上到博深高速,不遠處,設有中國智能骨干網(wǎng)東莞清溪樞紐節(jié)點,來自全國乃至全球的貨物在這里集散,覆蓋香港和深圳兩大銷售區(qū)域。斷難相信,這般繁華的區(qū)域會放逐出一片如此原始的村落。
但這并不是本文的主角,再往里尋,有一個用石塊青磚砌起來的“院子”?!霸鹤印北晨恳粋€小山坡,一條小徑繞院墻蜿蜒而去,旁邊的空地長著十幾棵香樟、荔枝??上г簤偷缆范加盟嘤不?,少了一些古樸的味道。進到門中,一彎半月形的古井靜靜地安臥著,井沿是用麻石條砌成的,井深不過1.5米,直徑3米左右,皆由石塊從井底壘起,層層成壁,圍成半圓,水面就像半個月亮,白亮亮的。水是從井底的泉眼涌出來的,汩汩不息。井水特別清亮,冬暖夏涼。探首望去,清澈的井水蕩漾,井底大大小小的石塊清晰可見。遇到好天氣,頭頂上的藍天白云便成了井里的風景,云在天上走,也在井水里游。而或風清月朗的夜晚,井里便也有了個月亮,若是恰好有果實掉落井中,便是一池碎銀亂星。
“由于井圈的形狀呈半月形,村民稱之為‘月光井’。泉水長年不竭,潤澤桑梓?!鼻逑行男W的美術教師李加如說。李老師是土生土長的九鄉(xiāng)人,月光井是他兒時的樂園——小時候,他常與小伙伴在這里玩耍,熱了,打一桶水,兜頭澆下去,渾身透涼;渴了,便摘一片大樹葉,卷成杯狀打水,灌個水飽?!白粤⒋逡詠砭陀羞@口井,以前十里八鄉(xiāng)的村民都會來這里打水。村里有很多90多歲長者,或與此水有關。”說起這口井,九鄉(xiāng)村村民無一不嘖嘖稱奇。筆者探訪月光井時,遇到一位大叔騎著摩托車來打水?!斑@里的水是山泉水,特別清澈。我每天都要來這里打水用?!彼f他也姓李,和牛湖的李家是本家,來自潮汕,在九鄉(xiāng)村做點小生意。
據(jù)老輩人說,月光井已有270多年的歷史,布滿了歲月的滄桑,滋養(yǎng)了一代又一代九鄉(xiāng)人。至于它是何時開鑿的、是何人開鑿的,眾說紛紜,無從考究。村里有位余阿婆,她8歲時就從上元村來到牛湖村生活,現(xiàn)在90歲。她聽老一輩的人說,月光井一開始只是一個泉水積成的小水洼,水牛常在這里飲水、打滾,慢慢地水洼越來越大,于是村民便就勢挖了一口井,后來經(jīng)過多次修繕,就成了現(xiàn)在的月光井。其實,經(jīng)歷了270多年風雨的洗禮,這些疑問似乎對當?shù)厝藖碚f已經(jīng)不重要了。背井離鄉(xiāng)的客家先人,馱著背著外族作亂帶來的屈辱和萎靡,把遷徙化作了綿延不息的生命體驗,從隴西到嶺南,哪兒有更好的水土就在哪兒安營扎寨,其中一支來到了九鄉(xiāng)牛湖,于是就有了這個村落和這口井,還有那刻在骨子里的四個字——客而家焉。月光井也逐漸成為一股凝聚的力量,并由此形成了一種精神。
九鄉(xiāng)人對月光井懷有深厚的感情。1930年,熱心教育的華僑和各界人士捐資在牛湖村興建了村里的第一所學?!笘|學校,離校舍幾百米處就是月光井,是師生們課余時間讀書、乘涼、嬉戲的好地方。首任校長是從日本留學回來的,叫楊子城,曾加入“中國同盟會”,參加過黃興親率的廣州暴動。廣州起義失敗后,楊子城回歸家鄉(xiāng),從事教育事業(yè)。日本人入侵惠東寶時,知道他懂日語,便要他去當翻譯,楊校長寧死不從,四處躲藏。有一次,日本人找不到他,惱羞成怒,竟把他家的牛給搶走了。
九鄉(xiāng)人對月光井懷有一種感恩。清溪知名書畫家李慧娟談起她的父親李錦清便潸然動情:在廣州長大接受過高等教育的李錦清,文武雙全,多才多藝,為了回報桑梓,他毅然放棄優(yōu)渥生活和錦繡前程回到家鄉(xiāng),當了一名鄉(xiāng)村教師,培養(yǎng)出雕塑家潘偉傳、書畫家李慧娟等一批藝術人才。他用這種方式來反哺故里,感恩月光井的養(yǎng)育。水井口多為圓形,也有方形,像月光井這樣呈半月形的井卻很少見,村民也難以解釋其中原因。有人認為可能與客家人的習俗和風水有關。在客家地區(qū),很多的圍屋前都有一個半圓形的“風水塘”,客家人認為:“片錢半月塘,財谷百千倉”。池塘的形狀呈現(xiàn)半月形,為有情,而“水貴彎曲有情”,表示家有余慶、錢谷豐盈。于是村民在挖掘月光井時,把井圈的形狀砌成如“風水塘”一樣的半月形,或許這就是客家人對“美好生活”最內(nèi)核的精神追求吧!那些深深駐扎在這塊土地上的客家人,懷揣善意和期盼,一直以自己的方式存在和生活著。人們祈禱平安幸福,追求寧靜祥和,美好升平生活的質(zhì)樸愿望,也如同這月光井的泉水一般,生生不息?! ∥飺Q星移,日異月更。在自來水普及的今天,月光井風光不再,可提桶、打水、抬水的情景依舊常常在古井邊重現(xiàn)。透過歷史的薄霧,仿佛還可以看到年輕的客家妹站在井沿打水,那亭亭玉立的倩影倒映水中,一如出水芙蓉,清純無染,楚楚動人;打水聲、搓衣聲、嬉笑聲,連同樹間鳥兒的啁啾聲,響成一片,她的碧波至今仍在人們的心靈中依洄,在人們的夢鄉(xiāng)流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