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中堂初名“舂堂”,北宋立村。在唐代后期,此地散居農、漁人家,以農居多,至唐末,居戶有所增加,已具村模,到宋朝建立之始(約 960 年)正式立村,定村名為“舂堂”,轄屬于東莞縣文順鄉(xiāng)歸化里。
“舂堂”本是唐、宋時期南方的一種勞作場所,因其方式獨特,很具地方特色,后來人們也視其為一種習俗。(《陳志》卷九十六第 1 頁:“‘舂堂'見《太平環(huán)宇記》(之)《嶺表錄異》,蓋謂此為唐宋遺俗。”)就字義而言,“舂”是撞擊的意思,“堂”為某一場所,如學堂、歌堂、祠堂等。對于古代的舂堂,唐朝劉恂所著《嶺表錄異》一書中有所描述:“廣南有舂堂,以惲木刳為槽,一槽兩邊約十杵,男女間立以舂稻糧,敲磕槽舷皆有遍拍。槽聲若鼓,聞于數里,雖思婦(思,莞音念“四”)之巧弄秋 砧 ,不能比其瀏亮也”。(這一段話的大意是:廣東南部有“舂堂”這種勞作方式,是用整根大木挖空成為木槽,在一槽的兩邊大約有10 支木棍,男女相間站在槽邊執(zhí)棍一邊舂槽中稻谷,一邊有節(jié)奏地敲打槽邊,有如奏樂的節(jié)拍不斷重復。木槽發(fā)出的聲響,就像鼓聲一樣,幾里遠的地方都聽得見,就算思念丈夫的婦女們在秋天為外出夫君槌洗冬衣時那巧妙槌打洗衣板的響聲,也比不上“舂堂”的響聲那么爽朗響亮。)古代民間立村,定村名方式有的取其地貌,有的取其特色,有的取其物產,中堂這地方立村前已有“舂堂”,故立村時取其為村名。
舂堂村地處附近鄉(xiāng)村的交通匯合點,各村村民多來此作買賣交易,很快就發(fā)展成一個中心墟市。因“舂”與“中”同音,人們在文字書寫方面圖方便,常把“舂堂”寫作“中堂”,久而久之,舂堂也就成了中堂。注:《陳志》卷四十第 6 頁:“按:張志作中堂,考李濤碑亦作舂堂,蓋古今異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