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多年前曾盛興于崇明、流傳于大江南北的民間曲藝《牡丹亭》,一名《還魂記》,全名《牡丹亭還魂記》。傳奇劇本。明湯顯祖作??緲O多,明呂玉繩、沈璟、臧懋循、馮夢龍、碩園等人都有改編本,沈改本名《同夢記》(今佚),馮改本名《風(fēng)流夢》(今存),改本曾引起湯顯祖極度不滿,但后來的演出對湯本原詞多少都有些改動??局幸郧鍟熼w、冰絲館和“三婦合評”(清吳人的“三妻合評”)本等最著名。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有《湯顯祖集》本,又有單行注釋本。照湯顯祖原詞制曲的曲譜以清葉堂《牡丹亭曲語》最著名。
寫南末時南安太守杜寶延師陳最良教女麗娘讀經(jīng)書,麗娘感到封建禮法的拘束,在侍女春香的慫恿下,游園散悶,夢中與書生柳夢梅相愛,醒后感傷病死。三年后,柳夢梅到南安養(yǎng)病,拾到麗娘自畫像,深為愛慕,朝夕對面呼喚,麗娘鬼魂與柳相見,并復(fù)生與柳結(jié)為夫婦,最后以柳中狀元,麗娘也得到封贈為結(jié)。
明嘉靖時晁栗《寶文堂書目》小說類有《杜麗娘記》,傳奇可能即據(jù)以改編。劇本寫于萬歷二十六年1598年),揭露了封建禮教對青年男女精神的摧殘,諷嘲陳最良的迂腐,歌頌了社麗娘、春香追求自由幸福的愿望和斗爭。曲詞優(yōu)美,人物刻畫細(xì)致而深刻,并有突破南北曲舊格律之處。劇本對當(dāng)時和后來都有極大的社會影響,特別在被壓迫的青年婦女中引起很大的共鳴,如傳說婁江女子俞二娘因讀此書,斷腸而死;杭州女演員商小玲因演此劇,傷心而亡等。萬歷以后一百余年內(nèi),許多傳奇作家都摹擬此劇的構(gòu)思和文字風(fēng)格,某些戲曲史論著稱之為“玉茗堂派”。
昆劇常演出的有《閨塾》(通名《學(xué)堂》或《春香鬧學(xué)》)、《游園》(通名《游園驚夢》)、《抬畫》《玩真》 (通名《拾畫叫畫》)等出。
《鬧學(xué)》,也叫《春香鬧學(xué)》、《學(xué)堂》。昆劇傳統(tǒng)劇目。明傳奇《牡丹亭》之一出,原名《閨塾》。寫南安太守杜寶聘請陳最良為其女麗娘講授經(jīng)書,并命侍女春香伴讀。春香天真活潑,不愿受塾規(guī)的束縛,對陳的迂腐加以嘲弄。京劇按昆曲本演出。川劇、楚劇均有此劇目,楚劇名《鬧黌門》。
《游園驚夢》。昆劇傳統(tǒng)劇目。明傳奇《牡丹亭》之一出。寫杜麗娘與侍女春香至后園春游,觸景生情,陡興傷春之感;游倦歸房,夢中與書生柳夢梅在花園相會,園中花神皆出護(hù)祐,旋為其母之喚聲所驚醒。京劇按昆曲本演出。徽劇、秦腔、豫劇均有此劇目?,F(xiàn)一般都在《游園》后夾演群舞性質(zhì)的《堆花》。
《拾畫叫畫》,昆劇傳統(tǒng)劇目。明傳奇《牡丹亭》之一出。寫柳夢梅寄宿太守杜寶舊園,于太湖石畔拾得杜麗娘自畫像,深為愛慕,頻頻呼喚,自言自語,仿佛與真人對話。
- 相關(guān)新聞